close

拍攝地點:墾丁凱薩大飯店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拍攝日期:2013-03-20
中文名:緬(ㄇㄧㄢˇ)梔(ㄓ)
別名:雞蛋花.蛋黃花.印度素馨.鹿角樹.廟樹.番仔花...
學名: Plumeria acutifolia   (原種白花'緬梔')
      P.S.Plumeria obtusa   (白花'鈍頭緬梔')
           Plumeria hybrida   (紅粉色系的'雜交緬梔')
英名:Temple tree 或 Padoga tree
科別:夾竹桃科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屬別:緬梔屬
原產地:熱帶美洲.墨西哥
生長環境:熱帶與亞熱帶,台灣各處平地普遍栽培.
類型:落葉小喬木
株高與冠幅:均約3~5公尺
花期:春~冬季(約3~11月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果期:6~12月

葉片特徵:單葉叢生枝端,長橢圓形,葉兩端漸尖,具平行羽狀側脈30~35對,葉長20~30公分,葉先花開.
枝幹特徵:灰色.肉質.粗肥.半球形樹冠,分枝二叉狀,枝幹與葉片會分泌有毒的白色乳汁,勿碰.食!
果實特徵:少見結果,蓇葖果木質化,長橢圓形,前端漸尖,黑褐色,兩兩對生,長15~25公分.
種子特徵:果實成熟裂開後,內有20~60粒有翅的種子,可隨風飄散.

     花朵特徵---
花序:聚繖(花軸頂端著生一朵小花,兩側分枝上再形成小花.)
著生位置:頂生
花冠-顏色:一般為白色,中央黃色;亦有許多雜交種為純白色或紅色.粉色.紅黃漸層等等...
      型態:花瓣五枚,橢圓形,瓣端銳,呈迴旋排列,花冠漏斗形,冠徑約6~7公分,花具芳香.
花萼:細小,深五裂.
雄蕊:五枚,極短小,著生於花冠筒基部.  p.s.授粉者須進入花心,不易傳媒,所以結果率不高.
雌蕊:一枚,著生於花冠筒基部.


     補充---
1.緬梔之別稱是由何而來的呢?
雞蛋花-花冠潔白,花心黃色,正如同蛋白與蛋黃,而得其名.
鹿角樹-冬季葉片凋落,光禿的分枝呈二叉狀如鹿角一般,故有此稱.
廟樹-紙張發明前,佛教經典就寫在緬梔的葉片上,對佛教貢獻極大,
       亦成為佛寺內必栽種的植物,就因常種在廟旁,所以被稱為廟樹.
2.緬梔與鈍頭緬梔的差異為何?
鈍頭顧名思義就是葉片與花瓣前端均為鈍圓,而一般緬梔則較尖銳.
且鈍頭緬梔為半落葉小喬木,少見枝葉完全凋落的景象,有別於落葉喬木的緬梔.

3.緬梔花的功用為何?
花朵具芳香為香料植物,可舒緩緊張情緒,常放入SPA浴池中,亦可作為食材.
4.緬梔為哪一國的國花?
緬梔廣泛栽植於近赤道的熱帶國家,為世界級觀花植物,因此被選為"印尼"的國花.
峇里島機場的迎賓花環即由緬梔花串成,南洋風情少不了她的存在.


P.S.相關景點遊記: [墾丁]-峇厘島度假風情~凱薩飯店
參考資料:
書籍-  <景觀喬木賞花圖鑑>          晨星出版
網頁-  台灣大百科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ngela 的頭像
    Angela

    Angela~換個角度‧樂活

    Ange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