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拍攝地點:陽明山-涓絲瀑布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拍攝日期:2013-08-02     中午12點
其實這種顏色絢麗魔幻的鳥類還算滿常見的說~因為這是我第三次看到牠哩><!
第一次見到是在烏來的"內洞森林遊樂區"~著名的三層瀑布下,在溪石流水間站了隻可愛的小鳥!

他羽毛的顏色令我好著迷,高雅的靛藍色有種神秘的色彩~配上一雙紅到發亮的紅眼睛!
只是當時還不知到名字,回家查了書一度和"鉛色水鶇"搞混++因為這隻也吃的太胖了吧XD

對照一下~下圖是我在陽明山拍到的紫嘯鶇,可說是size超迷你呀!!

話說紫嘯鶇的羽毛在不同光強度的漫射下,肉眼看的和相機每次的測光,那羽色都不太一樣呢!
其實當時在橋上遠遠看到紫嘯鶇的顏色比較符合下圖,但對牠測光就變成美麗的靛藍色哩!!

後來第二次也是來內洞森林遊樂區同樣的地方看到~可是這隻瘦多了!但離得比較遠,
也想說上次拍過了,結果就只隨意拍了一張,還有點晃到=3=這隻看起來眼神更銳利哩!

而第三次就是來到陽明山的涓絲瀑布啦~一開始還看到兩隻哩!但這想拍,其中一隻就飛走了++
還好另一個較小隻的還在,不過剛好有人帶狗來玩,狗狗還跑去吼他,牠就一直發出尖銳的叫聲!
其實還挺好辨認的說,但還好沒嚇跑牠~後來還是待在那乖乖給我拍哩XD這次當然多拍幾張囉!

後來牠跳到被硫磺瀑布染黃的大石頭上,那暗紫色與靛藍光澤被黃色石頭襯托的更佳亮眼奪目!

中文名:台灣紫嘯(ㄒㄧㄠˋ)鶇(ㄉㄨㄥ)
別名:紫嘯鶇.琉璃鳥.
學名: Myiophoneus insularis
英名: Formosan Whistling Thrush
科別:鶇科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屬別:嘯鶇屬
物種特性:台灣特有種,普遍溪澗留鳥.

     分布與棲地---
從郊區至海拔2000公尺的闊葉林或次生林等溪澗潮濕環境,在樹上或人類住家附近築巢.
     外型特徵---
身長:30公分
顏色:全身為黑中帶靛藍色,額部.翼角及腹胸部羽有藍紫色金屬光澤,嘴緣與腳為黑色,眼睛紅色.
型態:喙短前端尖細,中型,為台灣溪澗鳥類體型最大者.

     生態習性---
食物:以腳爪挖掘土壤中的蚯蚓或昆蟲來進食,偶爾覓食魚蝦或兩棲爬蟲類.
叫聲:發出稍微尖銳刺耳,有如煞車聲的"嘰---"連續長音;繁殖期會轉為較緩慢的悅耳口哨音.
行為:多半單獨出現於溪澗或林緣地,生性機警,受到驚擾就低飛快速離開.停棲時,尾羽會重複張合擺動.
繁殖:2~7月,尋覓水域環境的岩縫.樹洞,或隧道.屋簷等人類環境來築巢,一窩產2~3個蛋,
        孵蛋或育雛為雌鳥責任,雄鳥負起警戒或護巢,雛鳥約21天後可離巢活動.

     補充---
1.台灣紫嘯鶇和"大陸紫嘯鶇"有何差異?
兩者外貌與習性都相似,而大陸紫嘯鶇又名'白斑紫嘯鶇',且體型較大,頭.頸.胸部有白色斑紋.
2.為何紫嘯鶇又名"琉璃鳥"呢?
因此種鳥類全身靛藍色且散發金屬光澤,在陽光照耀下極為絢爛高雅,故有此稱.

參考資料:
網頁- 台灣大百科   環境資訊中心
p.s.大陸紫嘯鶇 blog- Yuan兄的野鳥日誌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ngela 的頭像
    Angela

    Angela~換個角度‧樂活

    Ange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